在野山最后两(liǎng )天的时候我买好&[展开全部]
在野山最后两(liǎng )天的时候我买好到北(běi )京的火车票,晚上去超市买东西,回学(xué )院的时候发现一个穿(chuān )黑衣服的长头发女孩(hái )子,长得非常之漂亮,然而我对此却没有任何行动,因为即使我今天将她弄到手,等我离开以后她还是会惨遭别人的毒手——也不能说是惨(cǎn )遭,因为可能此人还(hái )乐于此道。我觉得我(wǒ )可能在这里的接近一(yī )年时间里一直在等她的出现,她是个隐(yǐn )藏人物,需要经历一(yī )定的波折以后才会出(chū )现。
听了这些话我义愤填膺,半个礼拜以后便将此人抛弃。此人可能在那个时候终于发现虽然仍旧是三菱的跑车,但是总比街上桑塔那出去(qù )有面子多了,于是死(sǐ )不肯分手,害我在北(běi )京躲了一个多月,提(tí )心吊胆回去以后不幸发现此人早就已经有了新男朋友,不禁(jìn )感到难过。
当时我对(duì )这样的泡妞方式不屑一顾,觉得这些都是八十年代的东西,一切都要标新立异,不能在你做出一个举动以后让对方猜到你的下一个动作。
我(wǒ )们之所以能够听见对(duì )方说话是因为老夏把(bǎ )自己所有的钱都买了(le )车,这意味着,他没钱买头盔了。
我相信老夏买这车是后悔(huǐ )的,因为这车花了他(tā )所有的积蓄,而且不能有任何的事故发生,一来因为全学院人目光都盯着这部车,倘若一次回来被人发现缺了一个反光镜什么的,必将遭受耻笑。而且一旦发生(shēng )事故,车和人都没钱(qián )去修了。
而这样的环(huán )境最适合培养诗人。很多中文系的家伙发现写小说太长,没(méi )有前途,还是写诗比(bǐ )较符合国情,于是在校刊上出现很多让人昏厥的诗歌,其中有一首被大家传为美谈,诗的具体内容是:
这部车子出现过很多问题,因为是两冲程的跑车,没有电(diàn )发动,所以每天起床(chuáng )老夏总要花半个小时(shí )在怎样将此车发动起(qǐ )来上面,每次发起,总是汗流浃背,所(suǒ )以自从有车以后,老(lǎo )夏就觉得这个冬天不太冷。
其实离开上海对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,只是有一天我在淮海路上行走,突然发现,原来这个淮海路不是属于我的而是属于大家的(de )。于是离开上海的愿(yuàn )望越发强烈。这很奇(qí )怪。可能属于一种心(xīn )理变态。
路上我疑惑的是为什么一样的(de )艺术,人家可以卖艺(yì ),而我写作却想卖也卖不了,人家往路边一坐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,而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。答案是: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的,而我所会的东(dōng )西是每个人不用学都(dōu )会的。[收起部分]